-
访哲学史家汪子嵩从西方文明的源头汲取智慧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的壁画《雅典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4卷本《希腊哲学史》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版了。该书是世界上第二部多卷本希腊哲学史著作,近500万字,编写历时27个春秋。该书的出版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什么要研究古希腊哲学?我国希腊哲学史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从事希腊哲学史研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近日,我们采访了著名哲学史家、《希腊哲学史》项目主持人汪子嵩先生...
-
西游记中的之路凡人成仙的艰难追求
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成仙是许多凡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在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作品中,人成仙的过程被描绘为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凡人成仙的条件和挑战,揭示为何人成仙被认为是最难的。 首先,根据《西游记》的描述,凡人想要成仙,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过程充满了各种考验和困难,只有那些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人才有可能成功。这种精神上的要求体现了作者对于成仙的严肃态度。 其次...
-
西游记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与《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并称为四大名著。关于这四部作品的排名,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和讨论。然而,每一部作品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其被评为四大名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色彩 《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融合了众多的神话传说...
-
薛宝钗为何被形容为杨贵妃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位极具魅力的女性角色。她的美貌、才华和气质都让人难以忽视。然而,有些读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薛宝钗会被形容为杨贵妃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杨贵妃是唐朝的一位著名美女,她的美丽和才华都被誉为“国色天香”。而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也因其美貌和才华被誉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薛宝钗和杨贵妃都有着极高的美誉度。 其次,薛宝钗的性格和杨贵妃也有着相似之处...
-
聂小倩与宁采臣一段承载爱情与信仰的生死离别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聂小倩与宁采臣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话题。这段承载着爱情与信仰的故事,其结局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段传世之恋的结局。 聂小倩,一位美丽而悲惨的女子,因遭妖怪控制而失去了生命。宁采臣,一个品学兼优的书生,无意间卷入了这场人鬼恩仇。在故事中,两人相爱却因身份悬殊无法走到一起...
-
罗贯中笔下的张飞勇猛与柔情并存的英雄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塑造了许多英勇善战、个性鲜明的武将形象。其中,蜀汉名将张飞便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本文将探讨罗贯中如何塑造张飞这一形象,使其成为三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武将之一。 首先,罗贯中通过描绘张飞的勇猛果敢,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多次表现出无畏的战斗精神,如单挑吕布、大闹长坂坡等。这些战斗场景都突出了张飞的勇猛...
-
红豆古意象征丰富情深意长
红豆,自古以来便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红豆常常被用来表达相思之情,但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其他多层含义。本文将带您了解红豆在古代的一些代表性意义。 一、相思之情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这一意象源于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自此,红豆便成为了相思的代名词。在古代,恋人们常以红豆互赠,寄托彼此的思念之情。 二、吉祥寓意...
-
红楼梦中的隐喻与历史解析ldquo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吸引了无数读者。在这部小说中,有一则描写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背后又有何故事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句话中的人物和背景。安禄山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将领,后来发动了叛乱,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太真则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道号。木瓜是南方的一种水果...
-
红孩儿与哪吒神话传说中的两位童神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红孩儿和哪吒都是脍炙人口的童神形象。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身世、性格和故事,吸引了无数读者。本文将探讨红孩儿和哪吒之间的区别,带您了解这两位童神的传奇故事。 首先,从身世来看,红孩儿和哪吒有着明显的差异。红孩儿,又称善财童子,是《西游记》中的角色,他的父亲是牛魔王,母亲是铁扇公主。他自幼具有神奇的法力,能吐火、吸烟,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童神。而哪吒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在京隆重开幕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 应妮)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9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开幕。4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美学家与600多位国内学者将在未来五天里,在“美学的多样性”主题下,围绕美学、哲学、艺术、教育等广泛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是世界美学大会举办以来参加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