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拼音】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 , zhì zài pèi gōng 【成语故事】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典故】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
-
郢人斤斧
【拼音】yǐng rén jīn fǔ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鼻尖上沾上了一点白粉,像苍蝇翅膀那样薄,他请一个石匠用斧头把白粉砍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他十分惊叹匠人的手艺精湛。 【典故】庄子谈空惠子听,郢人斤斧俟忘形。莫嗟质丧无知者,对石何妨自说经。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 【释义】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用法】作宾语、定语...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注音】bì qí ruì qì , jī qí duò guī 【成语故事】公元前684年,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在长勺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为避其锐气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齐军。 【典故】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 【释义】其:他的;锐气...
-
蹉跎岁月
【注音】cuō tuó suì yuè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李颀40岁中进士,任新乡县令,后官场不得志就辞官归隐,专门从事诗歌创作,朋友魏万去京城应试求取功名,他作赠别诗《送魏万之京》:“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另岁月易蹉跎。” 【出处】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晋·阮籍《咏怀》诗 【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用法】作谓语、宾语...
-
貂裘换酒
【注音】diāo qiú huàn jiǔ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竹林七贤”的阮咸的儿子阮孚特别好酒,在做安东参军时,整天在军中饮酒作乐,醉眼朦胧,丝毫不把军务放在心上,皇帝派他去作车骑将军的长史,劝他少喝酒,他更是纵情狂饮,经常是烂醉如泥,有时甚至用他的金饰貂皮大衣去换酒喝。 【典故】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宋·张辑《贺新郎·乙未冬别冯可久》 【解释】貂裘:貂皮做的大衣...
-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注音】bào sǐ liú pí , rén sǐ liú míng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梁朝名将“王铁枪”王彦章跟随梁太祖朱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深受重用。梁末帝朱贞继位后,唐军进攻梁国。王彦章受命御敌,但因寡不敌众被俘。唐庄宗劝王彦章归降。王彦章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宁死不降。不久就被杀害。 【出处】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大丈夫怎肯负人恩德?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
象牙筷子
商纣王在刚开始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的时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出了一种担忧。箕子认为,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作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就再也不会用陶制土烧的笨重物了,而必然会换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你就一定不会再去吃大豆一类的普通蔬菜,而要千方百计地享用牦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紧接着,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
-
设下圈套
【注音】shè xià quān tào 【成语故事】从前寿春县有一个断案如神的县令李崇,他经常设下圈套让双方当事人去钻,从而使案件大白,例如让人通知当事人孩子已死看他们的反应,从而让失儿回到父母的身边。乔装打扮去识别逃犯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解释】引诱人受骗上当。 【用法】作谓语;指诱人受骗上当 【成语示列】他设下圈套让你上当...
-
见猎心喜
【注音】jiàn liè xīn xǐ 【成语故事】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年轻时特别喜欢打猎,后来由于潜心研究学问就放弃了这个爱好,友人周茂叔说他这个爱好是不会消失的。12年后,程颢外出见到猎人在打猎,顿时感觉心痒手痒的,但想起周茂叔的话就只好强行克制自己的。 【典故】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见猎心喜。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 【解释】猎:打猎。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
-
西游记中的仙界难题镇元子与人参果树的救赎
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人参果树的故事是一段颇具趣味的情节。镇元子作为人参果树的守护者,为何在自己无法救活人参果树时,还要求助于观音菩萨?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揭示镇元子与观音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镇元子与人参果树 镇元子,又称镇元大仙,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是地仙之祖,也是人参果树的守护者。人参果树在小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果实能够增加仙人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