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舞蹈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之思维
道教的终极理想是“长生久视、羽化成仙”,当中包蕴着对于人生自由状态的探索与追寻。在借鉴祭祀舞蹈、原始巫舞和世俗舞蹈的基础上,融合道教思想理论创制和发展出的道教舞蹈,则是从艺术之维表达了道门高士对于自由仙境的向往与憧憬,如“醉八仙”“酒仙舞”“醉仙玩月舞”“世外酒仙卧山林”等道舞,正体现了修道之人突破世俗性礼制束缚,让生命个体趋于自然本性的强烈愿景。 “酒仙舞”流传于安徽巢湖地区,该舞蹈为独舞...
-
道教的玄门经典
道教认为,道经是三清天尊为拯救宇宙众生,使用自然妙气书写的先哲圣典。道经藏于“七宝玄台”,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 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包罗教理教义、教规教戒、法术、斋醮科仪和传道弘道等各方面内容。[4] 基本经典 四大基本经典 老子《道德经》 《黄帝阴符经》 《周易参同契》 《周易》 道教,四子真经 ...
-
道教的核心概念
无极:道 太一:炁 两仪:阴、阳 三宝:精、气、神 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五行:金、水、木、火、土 :上、下、东、南、西、北 七星:天枢、天璇、天玑、、玉衡、开阳、瑶光;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
道教的信仰教义
基本教义 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道教最高信仰 敬天法祖,寻仙访道——道教神仙崇拜 天人感应,天道承负——道教善恶报应 性命双修,返朴归真——道教秘诀 上善若水,柔弱不争——道教为人品质 清静寡欲,自然无为——道教处世方式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mdash...
-
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义
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 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义,是 “道”和“德 ”。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论基础,是以“清静为宗、虚 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就是道教最根本 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开始;并认为 “宇宙”是由“道”演化出来的,有了“道”才生成 “宇宙”...
-
道教概述
道教,又名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由张道陵张天师于东汉时期创立,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而《道经》上则记载道教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故以黄帝为,已有道历4700多年的历史。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教派,奉老子为祖师,尊称为&ldquo...
-
道教关于持斋的功德
“斋”是“戒”的另一种行持,道教通常把“斋”、“戒”连称,视为修道者的基本准则。道书《云笈七签》中说:“斋者,齐也。齐整三业(身、口、意)。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真。” 意即修斋可以净化自我的身、口、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长养内在的灵性与智慧,以致内外清明而与无上大道合而为一,永得逍遥。道教将遵斋法而不违,谓之“持斋”。 道教认为,学道不持斋,就如同夜行不持火烛一样。因此...
-
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表现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吸吮中华民族的人文乳汁而产生发展。其义理之学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的内涵特质与表现特色。 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道教以道为根基,具有很强融摄性。它凝聚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思想因素,营构成为五大部类的多元义理体系,鲜明地显现出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相联。 道教肇始于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传播太平之道,正式完成于东汉顺帝时沛人张道陵在鹄鸣山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
-
道教中国化海岱论道山东省道教界开展玄门讲经活动
7月4日至5日,“道教中国化·海岱论道”山东省道教界玄门讲经活动(青州站)开讲。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省道教协会会长张诚达出席活动。省民族宗教委相关处室和潍坊市委部有关同志,潍坊市道教活动场所负责人,道教教职人员及部分信教群众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本届玄门讲经活动以“坚持从严治教,厉行崇俭戒奢”为主题...
-
道教与酒
道教是现存的中 国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殷商以 降的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时(公元126 一144年)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 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交融为一体,但又 具有自己的风骨与特色。犹如汪洋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