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一般认为中国没 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与发达的神学讨论,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的《道德经》,却成 就了道教。这很有趣,也很特别。《道德经》与世界三大宗教的区别在于:一、它是作为哲 学著作而不是神学著作被接受的。二、它没有圣徒奇迹(哑巴说话、跛子走路、虎不食人 ……)的类似记载,但是它有更概括的称颂,如“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 虎,入军不被甲兵……”这种说法更像是讲一种境界。三、它不要求特别 的崇拜...
-
道家经典中的名言警句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学苑论衡
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道家不治或不重视法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挖掘《老子》中的法治思想精髓,或仅把道家思想理解为老庄思想而忽视了对黄老道家思想的研究。系统了解道家法治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老子》中的法治思想。《老子》中称脱离道的“德、仁、义、礼、法”为“道之华”和“愚之始”。但它对符合大道的“德、仁、义、礼、法”持一种推崇态度,如对“与善仁”的期待...
-
道家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
出于对隐逸的无望的追 求,又渗透老庄思想崇尚自然的影响,中国的山水画也应和这“伤心人别有怀抱 ”的寄托出现了。隐逸行为在现实上的不可实现性,使得山水画成为文人们聊以的 精神上的避风港,山水画已经是画家改造过的理想境界。 道家思想是我国文化思想的主流之一, “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为诸子百家之一,指的是以老子思想为宗派的学术派 别的总称。“道家”之名,最初见于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称为“道德...
-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
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和谐,但道家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谐,而且将其落实在修道的行动上。可以说,道家的修行之道就是和谐的追求之道、实行之道。道家和谐之道有四个基本的要点,这就是合道顺道、自然无为、多样统一及超越对立。道家正是通过这四个要点来追求和实现其和谐的基本目标,尤其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和谐目标。 根据道家的认识,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其自然和谐的存在也是由道来决定的。要达到天地万物的和谐...
-
赵芃玄帝信仰在山东地域的传播与发展以山东东平平阴玄帝庙碑为例
玄武又被称之为北方之神,是道教四灵之一。五行八卦中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玄武是由龟和蛇合成的一种灵物,是主管北方的神,被道教尊为北方的“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在道教众神中地位最高,仅次于三清和玉皇大帝。明初,由张三丰创建的武当道教非常盛行,崇祀真武大帝成为当时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并在全国传播与发展,山东则是敬奉传播玄帝信仰的重要地区之一,玄帝庙、真武殿等几乎遍布城乡各地...
-
读茅山志札记五则
署“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的《茅山志》33卷,所辑资料,上自汉魏,下至宋元,洋洋大观。时时查阅,偶尔似有所得,试选宋代五则,求教同好。所读《茅山志》为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明《道藏》本。 一、明肃太后受箓 《志》卷25《录金石篇》收录茅山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天圣三年(1025)撰《宋天升皇太后受上清箓记》。“皇太后”指宋仁宗之太后刘氏。刘氏谥号“章献明肃”...
-
诠释的可能空间以道可道非常道的释义为例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诠释观点都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赋予的,因而其意义是确定的,诠释就是对作者意图的重建。如何重建作者的写作意图呢?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1768—1834)提出了语法阐释与心理阐释相结合的诠释方法。中国古代的训诂学,相当于施莱尔马赫所谓的语法阐释。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相当于施莱尔马赫所谓的心理阐释。然而...
-
试论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摘 要: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正不断地被社会所验证,给人以启迪。“道法自然”,启发我们尊重自然规律,避免强作妄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内容涵盖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本文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试论老子的思想,从何为无为,为何无为以及如何无为这一逻辑线索来分析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事实上,老子的这一宝贵的思想在当前仍可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
试论现代物理学和先秦道家思想之间的趋同性
在二十世纪以前的数百年间,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世界图景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学范式。经典物理学以绝对时空为前提,在绝对时空的舞台上,各种物质以机械的、相互独立的方式运动,世界可以尽可能地被还原成一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有确定质量和形体的“纯料”,以机械的方式相互作用。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符合并证实了人们的常识,并促使人们得出结论,认为科学与宗教、玄学是完全不相干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