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道教善书的当代价值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自劝善运动兴起的宋代始而迄于近到底产生了多少道教善书,没人也没法精确地统计。仅据《道藏》与《藏外道书》的收录,它即已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这些经书既可以被视为一套伦理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套解释系统,还可以被视为一套仪式系统[1]...
-
詹妮弗兰彻西方环保者与道家思想
詹妮弗·兰彻:晚上好,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在这里。当我只有十三岁的时候我经常觉得我自己个是道士,我的哥哥在研究世界宗教,向我介绍道教,我喜欢这个短短的很有内涵的经书。我越是了解道家越是想成为一个道士,我后来意识到要研究中国文化有点才操之过急了,但是我觉得传统道家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的有吸引力的,包括其中的仪式,还有经书。现在我的博士学位的研究就是在加拿大的大学研究道教,我今年在上海复旦学中文...
-
葛仙山名称由来与文化背景研究
江西铅山葛仙山原名云岗山,是千里武夷山的一大支脉,主峰高1096.3米,峰峦环簇,林木葱郁,云海茫茫,风光绮丽。据历史记载,葛仙山因道教灵宝派祖师“太极左仙公”葛玄而得名。葛玄(164-244),字孝先,琅琊(今属山东)人,为东汉三国时孙吴方士,人称葛仙翁或太极左仙公。本文试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葛仙山名称由来与文化背景。 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宗教由方术转向道教的时代...
-
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
-
苗建时谈中国传统道家思想
谢谢大家请我来参加这样国际论坛,中国的传统思想,我们都知道是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我和我学生研究的是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对当代世界的关系,还是道家只是国际影响。中国年轻人我跟他们说话,他们都告诉我道家思想对当代世界没有关系,他们认为在高山休道,似乎古代遥远,离当代社会相隔千里。认为古代做法和现代社会没有用,他们认为现代社会需要新的想法,需要新的科学,工业发展等活动,当然他们说的对...
-
腊八不只是民间节日 更是道教盛会
腊八至,日子也到了辞旧迎新的档期,冬将去春将来,又一次季节轮回即将开始。 《道德经》云: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万物归一,万法归一。寥寥数语就把世间的有与无、生与死、春与冬参悟得如此通透豁达。 腊月是年岁之终。“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是说腊包含有新旧更替、辞旧迎新的意思。一年将过,在这新故交接的岁末之际...
-
老子集成的文献价值
《老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战国时期韩非子著《解老》、《喻老》以来,历代都有大量人士为之诠疏笺注,阐发玄旨,到元代时,“《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①自元以后,又有大批注本涌出,由此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老学,对中国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历代的老学书目,近现代以来有多位学者做过搜罗与辑录,如周云青《老子道德经书目考》、王重民《老子考》...
-
老子论语何以为哲学文本
自胡适、冯友兰以来,大家几乎都默认春秋战国之交开启了中国哲学的序幕,《老子》《论语》等诸子百家著作也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哲学文本”。然而,质疑甚至否认这一点的并不乏其人。往远一点说,黑格尔言及孔子及《论语》,认为其不过是些常识和道德教训而已,里面并没有具备特殊价值的东西,语气刻薄而轻蔑。近一点说,目前仍有形式各样的怀疑和否定中国哲学的说法徜徉于世,例如,回到传统学术的趋势、中国哲学合法性的危机等。...
-
老子传承于后世的十大哲理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
-
紫气东来
顾名思义 ,“紫气东来”就是紫气自东而来。比喻祥瑞降临。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义,所 以在中国民间,当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它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 。汉朝人刘向在《列仙传》中写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 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这句成语就出典于此。此处所说的“ 关”是指函谷关,在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北边,是中国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与山海 关、武胜关等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