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儒家思想的逻辑框架与当代价值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格,而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中庸》,不仅承载着孔子及其门生传授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更是中华民族“中和”哲学思想之所系。近日,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

    时间:2024-10-21
  •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电影创作的源头活水,滋养着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在去年《长安三万里》《封神》等作品的基础上,今年暑期档影片再次迸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魅力。今天(7月22日)的系列报道《中国电影的火热夏季》来关注今年暑期档的传统文化盛宴。 轻舞的绒花、精妙的台绣、古朴的青瓷、巧夺天工的鬼工球,这部暑期档上映的影片《伞少女》让中国非遗技艺在光影中交织,构建了一个呼应现实的文化盛宴...

    时间:2024-10-2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开幕 宋元善本超六成

    有“典”字的甲骨、汉灵帝时期的“熹平石经”残石、《资治通鉴》现存最早的宋刻本、《红楼梦》最早的刻本……“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9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宋元善本超过六成,堪称古籍类展览的一场盛宴。 展览共展出珍贵展品54种75册件,重点展品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熙七年(1180)池阳郡斋刻本《山海经》、“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

    时间:2024-10-21
  • 两岸媒体人走进四川眉山 共同感受东坡文化魅力

    两岸媒体人在苏祠古宅参观。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走进双城·见证成渝”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日前走进四川省眉山市,近20位两岸媒体记者在东坡故里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苏轼多篇诗文如《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天石砚铭》等都回忆到儿时在此生活的情境,这里也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

    时间:2024-10-21
  • 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面世 古老文字获得现代解读

    记者11日获悉,华东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联合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依托语言文字基础理论与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成功研发并发布了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 据悉,东巴文是纳西族的独特文字,拥有1400多个单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活化石”。东巴古籍智能翻译系统以东巴文字理论研究为支撑,基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提供的大量图像和语音数据,综合采用图像处理、深度学习...

    时间:2024-10-21
  • 世界文庙书院首个保护传承成果性文件发布

    世界文庙书院首个保护传承成果性文件《文庙书院保护传承曲阜宣言》(下称《宣言》)9月28日在孔子诞生地、文庙书院发源地山东曲阜发布。 当天,“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活动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庙书院管理者、研究者参会。 9月28日,“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活动在山东曲阜举行。中新社记者 沙见龙 摄...

    时间:2024-10-21
  • p9月27日至10月7日相约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p 跟着孔子游山东畅享齐风鲁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多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就发出了“好客山东”的诚挚邀约。9月27日至10月7日,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举办,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家乡,跟着孔子游山东,邂逅岱青海蓝,畅享齐风鲁韵。 跟着孔子游山东 品文化之盛 齐鲁大地如一部厚重的书,让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山东历史悠久,留下众多历经沧桑的古迹遗址,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

    时间:2024-10-21
  • 2024年第三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正式开展

    7月18日9时,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年第三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展仪式在北京蒙藏学校旧址举行。第三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为期三个月,由青海省和浙江省共同承担。 图为开展仪式现场。薛蒂摄 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自2023年3月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已成为展示党的民族工作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

    时间:2024-10-2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