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中的君子之风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状况,可从中管窥上古社会风貌。《诗经》里的诗篇涵盖了诸多社会角色,“君子”便是其中之一。在《国风》《小雅》与《大雅》等篇章中,共有63首诗,提及“君子”一词近190次。不同篇章中的“君子”身份不同,既有代表贵族的统治者,也有品德高尚之人,还有被女子倾慕的男子。但是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品格特征,那就是有学识...

    时间:2024-10-21
  •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更有烟火气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深度激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创新创造基因,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充分彰显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时间:2024-10-21
  • 蔡祥元独知能避免自欺吗康德哲学视域下的儒家诚意说

    邓晓芒立足康德的道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根本批判。在他看来,儒家的伦理道德根子处有一种结构性伪善,使其道德乃至诉求上虽然反对“乡愿”,但终究无法摆脱乡愿的结局。他也注意到了儒家诚意的修身工夫。但他指出,人对自己的内心状态的把握没有任何客观标准,不仅人可能误解别人,还可能误解自己,这就是说,诚意原则上是不可能的。在邓晓芒看来,儒家诚意工夫的问题在于它建立在一种“自我欺瞒”的道德困境之上...

    时间:2024-10-21
  • 翰墨灵韵 斯文在兹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幅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中国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中国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以笔墨为魂,以文字为骨,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展现中华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精气神。 2009年,中国书法(指传统软笔书法)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时间:2024-10-21
  • 翟奎凤中国哲学中的天地

    “天地”是富有中华文明特色的一对思想范畴,长期以来我们似对其过于“熟悉”,没有太多深究。实际上,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点。郭沫若在《金文所无考》一文中指出,西周金文中有“天”没有“地”,天地观念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西周时期,“天”是绝对唯一的至上神。后来,天由高高在上的一神主宰者进入与地相对出现的二元结构和自然生化的世界...

    时间:2024-10-21
  • 翟奎凤一二三四五蕴含体现中国哲学韵味

    中国哲学内在于中国思想文化与中国汉字之中,一定意义上,我们从任何一个汉字都可以引出、说出一套中国的哲学。而这其中,中国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又特别蕴含、体现着中国哲学的韵味。 一”在中国哲学,可以说即是本体,也是工夫。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一”就是存在的本体,也是宇宙的本根。“一”是道,是太极,是事物的整体性所在。人与整个存在浑融不分...

    时间:2024-10-21
  • 罗志达身体空间与儒家的亲-疏观念

    摘要:借助胡塞尔的身体现象学,特别是他关于身体之功能性和导向性的分析,该文提出一种初始的“身体空间”,由此进一步澄清传统儒家中基于“身(体)”这一基本范畴的有关“亲-疏”的讨论。身体之近域(家)的经验构成了理解远域(国、天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避基于血缘的“亲-疏”解释,从基本的身体经验来对陌生人、熟人、亲人之间的圈层关系给出一种回溯性的说明:切近的熟悉性构成了理解陌生性的基础...

    时间:2024-10-21
  • 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开幕 出席开幕会并致辞

    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19日在京开幕,、全国政协主席出席开幕会并致辞。 表示,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弘扬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习新时代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同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时间:2024-10-21
  • 管窥诸子百家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段。 提及先秦诸子百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九流十家”之首的儒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者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一个囊括了哲学、伦理、、教育等方面的人文学说体系,后世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表述这种重实践、重人伦、重教化的“内圣外王”之道。区别于其他思想流派,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是以仁义和礼乐为精髓的宗理价值系统...

    时间:2024-10-21
  • 第四届山东网络文明周在德州启动

    7月29日,由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德州市委、德州市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山东网络文明周启动仪式暨2024山东网络文明盛典在德州举行。本届山东网络文明周以“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为主题,全面展示第三届山东网络文明周以来全省网络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网络文明规范,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共建共享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3年度山东“双百”正能量网络精品获奖名单...

    时间:2024-10-21